花800元买一件针织衫到底是炫富还是大冤种?
网络上有个自称为“精致穷”的女孩,很是得意地亮出花800元买到的拉夫劳伦POLO衫,然而评论区一下子就炸开了锅:“这商标怎么是歪的呢?该不会是POLO WALK吧?”
遭到质疑的时候,她执拗地怼了回去:“从远处看都没什么差别!”
这一情形,恰似当下中产阶层消费的一个写照,既想要体面,又对钱财割舍不下。
于是,市场上开始呈现出一种怪异的现象,即山寨大牌随处可见,就连深受中产阶层喜爱的拉夫劳伦也沦为了重灾区。
都是面子惹的祸
月入两万的中产人士,衣柜中挂着五件POLO衫,然而他却坦率地表示“没有一件是正品”。
这种看似相互矛盾的情形,恰好将中产阶层消费的核心逻辑展现了出来,那就是花费最少的金额,获取最大程度的“体面”。
拉夫劳伦的POLO衫、Lululemon的瑜伽裤以及始祖鸟的冲锋衣,这些被视作“中产三件套”的品牌,已然超出了实用价值的范畴,摇身变成了体现身份认同的“社交货币”。
可是,中产阶层的钱袋也不是永远填不满的。当正品专柜的POLO衫定价达到千元,山寨货却在直播间喊出“三折清仓”的口号时,不少人内心的权衡便开始偏向一边了。
山寨商家对拉夫劳伦的英文名“Ralph Lauren”略作改动,比如把其中的“n”换成“m”,又或者把马球杆标志的角度变换一下,于是乎,一件“POLO SPORT”或者“PAULO PPEDRO”就冒出来了。
这些擅长摆弄字母排列组合的人,甚至有胆量在县城商场把商品标价定在上千元,然后用“一折甩卖”这种噱头来收割消费者。
有一位消费者自我调侃道:“我心里清楚这是假的,可同事又不会扒着我的领口查看呀!”这种只要远看没差别就行的心态,致使山寨商品在中产群体里暗自流行起来,进而形成了一条隐蔽的“虚荣产业链”。
当大牌沦为“凑单工具”
2024年的双十一期间,拉夫劳伦原本打算凭借“满3000减240”这种看似高冷的优惠举措来提升销售量,结果却被中产阶层那“极度的精明”打了个措手不及。
不少人在下单的时候会顺便加购两件POLO衫来凑单,付完款之后就飞快地把充当“工具人”的POLO衫退掉,致使店铺后台出现大量的退款订单。
更为可笑的是,有女子收到丈夫赠予的“惊喜”拉夫劳伦,旋即就选择了退货。
这出闹剧的背后,隐藏着中产阶层对“伪精致”的执着。他们想要沾大牌的光,却又不愿为溢价付出代价。
就像网友所调侃的那样:“购买拉夫劳伦的人,一半是为了穿着,另一半则是为了发朋友圈定位。”
这样一种“既要又要”的消费心理,使品牌处于两难的境地。
拉夫劳伦以前由于山寨现象而将“POLO Sports”起诉至法庭,最后得到了2000万元的赔偿款,可对方改了个名字“POLO Walk”就又重新出现了。
品牌打假的速率,永远追不上山寨更新换代的速度,消费者省下来的钱,很快又投入到“平替智商税”当中。在某宝上,售价99元包邮的所谓“NASA联名款”冲锋衣,销售量达到10万件以上,然而实际上正品NASA从未推出过这个系列的产品。
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里,中产阶层本以为在价格方面取得了胜利,可实际上却丧失了体面。
老牌贵族向“县城名媛”低头
在遭受山寨和凑单的沉重打击之后,拉夫劳伦终于看清了实际情况,与其在一线城市和假货纠缠不清,还不如去接纳下沉市场。
2024年,在中国,它计划疯狂开设30家新店,其目标城市涵盖长春、温州之类的二线城市,就连山西晋中这样的四线县城也在其目标范围内。
门店的选址极具“心思”,旁边是lululemon,正对面是网红奶茶店,与“体制内00后”的“体面穿搭”需求极为匹配。
品牌为了取悦女性消费者,把抖音直播间当作主要阵地,推出价格在万元以内的“Polo ID包”,使得一线白领与县城女孩都能够“稍微努力就触及到老钱风”。
这种策略貌似很巧妙,实则蕴含风险。一旦拉夫劳伦从高高在上的地位跌落,与仿冒品处于同一个市场的时候,它那“贵族”般的光环就会被快速淡化。
有一位消费者在县城的商场试穿之后抱怨道:“就这质感,跟我在拼夕夕花300元买的平替能有啥不一样啊?”
更为难堪的是,山寨商家紧紧跟上,把门店开到正品店的旁边,采用“一折的价格加上九成的相似度”这种套路,使中产阶层陷入新的一轮选择困境之中。
无人幸免的“饥饿游戏”
在这出荒谬的消费闹剧之中,没有一个人是赢家。
品牌方胜诉于官司,却在市场方面一败涂地;中产阶层虽节省了金钱,却丧失了体面;就连所谓的“穷鬼”也卷入这场混战,靠着9块9的“老钱风”滤镜来装点门面。
商场为了盈利,默认山寨品牌进驻,消费者出于虚荣,宁愿自我蒙骗,就像某个山寨店店主坦率地说:“我们售卖的并非衣服,而是一种穿上后仿佛自己是有钱人的错觉。”
可是,幻觉总归是要被打破的。等到朋友圈的点赞消失不见,同事不经意间提出“这个logo似乎有些不太对劲”的时候,中产阶层就不得不去直面一个严酷的真相:依靠山寨物品拼凑起来的所谓“精致生活”,仅仅是消费主义精心打造的“楚门的世界”。
那些真正的老牌富豪,早就不再青睐拉夫劳伦了,他们要么定制私人专属的服饰,要么投向更为小众的品牌,让中产阶级在山寨货与正品之间自行其是。
消费主义最大的陷阱,就是使人产生“买什么便是什么”的错觉。
然而,真正的体面从来都不是靠logo来支撑的。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秉持“与我无关”的态度去抵制虚荣带来的焦虑,当二手交易平台和环保着装成为新的时尚潮流的时候,也许这场荒谬游戏的最终结局将会是消费者觉醒之后的集体反抗。
说到底,穿价值300元的POLO衫或者3000元的正牌货,这重要吗?
如同网友所讲:“你又不是马球选手,干嘛纠结那根球杆的朝向呢?”
大家对于这个事情有什么想要表达的吗?
#深度好文计划#
